新华网广州12月17日电(记者赖雨晨、陈寂)国家图书馆、北京大学图书馆等29家公共图书馆16日在广州发出倡议,加紧对“记忆资源”的征集、抢救性采访、摸底、编目、推广等工作,共建“中国记忆”。
201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当日在广州开幕,在其中的“中国记忆项目资源共建共享研讨会”上,国家图书馆负责人向与会者介绍了“中国记忆”项目取得的进展,并邀请与会图书馆代表参与共建。
据国家图书馆馆长、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韩永进介绍,“中国记忆”项目是国家图书馆以传统文化遗产、现当代重大事件、各领域重要人物为专题进行口述史料和影音资料的采集、收集、利用和推广。该项目自2012年开始试点至今,已完成了“东北抗日联军”“蚕丝织绣”“我们的文字”“中国远征军”等20多个专题的文献资源建设,采集或收集超过600小时的口述史料和影音资料。
“口述史料、影音资料等新型文献忠实记录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、社会兴盛、文化繁荣的方方面面。图书馆理应成为新型文献的理想归宿,进行收集、保存和服务、推广。”韩永进说,过去几十年间,美国、英国、新加坡等国的公共图书馆均开始了对国家记忆的采集、收藏和服务工作,也让中国当代图书馆人认识到这一工作的紧迫性和意义所在。
“我国一些图书馆、研究机构、社会组织和个人已经行动起来,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。但是图书馆界还没有形成合力,在资源采集、编目、推广服务方面还需达成共识,形成有效的共建共享机制。”韩永进说,“‘中国记忆’项目2016年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,也将实现由国家图书馆自建向国内图书馆共建的角色转换。”
根据国家图书馆联合其余28家图书馆发起的共同倡议,这些图书馆将在5个方面加强相关工作,包括面向社会征集“记忆资源”、主动开展抢救性采访工作;对馆藏“记忆资源”进行摸底并汇总成联合目录;将馆藏“记忆资源”向读者提供服务并进行推广;组建工作队伍、培养“记忆资源”采访加工、编目、服务等专门人才;探索馆际沟通合作机制、形成“记忆资源”共建共享平台。
发起倡议的图书馆分布于北京、天津、广东、浙江、云南、广西、青海、甘肃、新疆等22个省区市。
(来源:新华网)